但最近,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。当亚马逊向越来越多的垂直领域扩张时,它的竞争对手也出现了爆炸式增长,这些对手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亚马逊发起攻击。亚马逊仍是一家强大的公司,但突然之间,它似乎因为摊得太薄、树敌太多而面临风险。
可能颠覆亚马逊的创业公司
例如,AndreessenHorowitz刚刚向杂货配送服务Instacart投资了4400万美元。Instacart雇人驾驶私家车前往杂货店,根据用户通过智能手机订购的清单购买商品。这会对亚马逊生鲜(AmazonFresh)构成威胁,后者也是杂货配送服务,但覆盖范围远不及Instacart。
Instacart的例子很有代表性,部分原因在于,该公司之所以存在,几乎完全是因为我们拥有智能手机,而且希望得到即时满足。
移动应用正在改变购物(今年第二季度的移动电商增速达到整个电商市场增速的三倍)。然而,直到最近发布FirePhone,亚马逊却几乎没有在移动体验上凸显出与桌面体验的差异。它只是将网站简单地移植到应用中。而随着FirePhone的发布,亚马逊又开始走上截然相反的方向:FirePhone表现不佳的部分原因在于,它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当亚马逊生态系统的入口。
除了提供更好的即时满足感外,很多电商应用还可以带来更加个性化的购物体验。亚马逊或许是“名副其实的百货公司”,但如果要在上面精准地寻找自己的目标商品,却未必能够如愿。
正如凯文·鲁斯(KevinRoose)最近在《纽约客》杂志上所称,亚马逊在“发现”功能上存在问题。Sprint、Fancy和OneKingsLane等创业公司都在优化电商购物流程,并为用户提供新的浏览方式。